採訪當日,孟京輝與澳洲朋友相聚,氣氛十分融洽。新京報記者 秦斌 攝
  新京報訊 (記者陳然)10月27日下午,來自澳洲的《四川好人》創作團隊在北京與孟京輝“會和”,作為本屆中國國家話劇院國際戲劇季的壓軸大戲——孟京輝執導的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名劇《四川好人》將於今晚至11月1日在中國首演。該劇是中國國家話劇院與澳大利亞馬爾特豪斯劇院合作的劇目,是孟京輝導演的首部英語話劇,同時也是他首次執導布萊希特作品。
  孟京輝讓澳洲演員瞭解中國當代藝術
  2011年,孟京輝導演的《戀愛的犀牛》在澳洲多個藝術節巡迴演出,馬爾特豪斯的負責人也因此註意到這位中國戲劇導演,並向他及其所在的中國國家話劇院發出了合作的邀請。今年夏天,孟京輝代表中國國家話劇院隻身赴澳,與墨爾本當地藝術家共同創作了這部20世紀的戲劇經典《四川好人》。
  對於這些澳洲的藝術家來說,與孟京輝的合作也刷新了他們對中國戲劇的認識。在劇中飾演“沈黛/隋達”的澳洲女演員莫伊拉·菲紐肯就表示,此前她對中國戲劇的認識只停留在“京劇、粵劇,還有令人驚嘆的中國雜技”,但菲紐肯對中國當代藝術很感興趣,對孟京輝的先鋒戲劇實踐也有所瞭解。“排練的時候,孟導都在仔細地觀察每一個演員,對演員的性格和擅長進行細緻分析,他幫助我們發揮出了更大的潛力,我們因此也變得更大膽”,菲紐肯說。該劇副導演兼翻譯何青菁也表示認同,“在排練中,孟導很調皮,也有創造力,經常忽然間就有了新主意。”
  ■ 創新
  字幕置上
  作為一部英語話劇,《四川好人》在澳洲首演很成功,如何能被中國觀眾接受?字幕無疑是最大的困擾。其實孟京輝在澳洲首演時就給演出加上了中文字幕以測試效果。“有字幕其實更能凸顯布萊希特的陌生化效果。以往國話劇場的字幕在兩旁,現在擱在上邊,效果會更好,所以我不擔心字幕的問題”,孟京輝介紹說。
  音樂混搭
  有著多元文化背景的《四川好人》在音樂處理上也進行了大量的混搭。The Sweats樂隊的音樂家現場坐鎮,將說唱、電子、古典、現代等不同音樂類型融合到這部戲中。此外劇中也有來自中國的音樂元素,比如電影《末代皇帝》中的一段長笛獨奏,以及日本、南非的音樂元素。
  認識經典
  作為布萊希特在世界範圍內被上演最多的作品,《四川好人》對北京觀眾而言並不陌生。故事講述的是三位神仙下凡尋找好人,只有好心的妓女沈黛收留了他們。神仙們因此獎勵了沈黛,幫助她開了一個小煙草店。然而,沈黛的樂善好施卻很快給她招致經營上的麻煩,無助的她只能化裝成表哥隋達來剝削工人,再用賺來的錢接濟窮人。沈黛象徵了善,隋達則代表惡,當善惡的界限被模糊,觀眾也被帶入了一個道德的困境,不得不作出獨立的思考。  (原標題:孟京輝版《四川好人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x89vxgw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